普通人遇到领导拖延兑现承诺时,往往只会卑微恳求。但公元前273年,韩国特使陈贾用一句话让秦国主动出兵救援的案例,揭示了高阶博弈的核心:抓住对方软肋比示弱有效100倍。这其实也是鬼谷子攻心术职场技巧的一种体现。
当韩国被赵魏联军围攻时,秦国故意拖延救援想捞好处。陈贾见到秦国丞相魏冉时,既不下跪也不哭惨,反而说:"韩国其实不着急求救,大不了换个大哥投靠赵魏。"这句话直接点破秦国的恐惧——若韩赵魏重新结盟,秦国将面临更强大的对手。最终魏冉当场改口:"请允许我们立刻发兵!"
职场应用场景:
鬼谷子称这种话术为"真言术":用对方的利益痛点替代自己的需求,把"求人办事"变成"互利共赢"。就像租房时告诉房东"我保证房子维护得比中介托管更好",比单纯压价更有效。
战国时期楚国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打脸":秦昭襄王囚禁楚怀王致其死亡后,继位的楚襄王竟然主动与秦国联姻合作。这种"杀父之仇可忘,国家利益不可弃"的选择,印证了博弈论的核心规则——合作关系永远跟着实力走,这也是职场博弈论实战应用的典型体现。
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更是典型案例:打了25年仗的双方,最终通过每年30万银绢的协议,换来120年和平。表面看是屈辱妥协,实则为经济发展赢得了战略缓冲期。
现代商业启示:
鬼谷子用"反蛆和背反既有是合"揭示的,正是这种根据形势切换策略的能力,也就是动态博弈谈判策略。就像玩德州扑克时,同一张桌子上的对手可能这局是盟友下局变冤家。
司马光批评楚国"忍其父而婚其仇"时,忽略了战略博弈的底层逻辑:当系统力量悬殊时,暂时的妥协是积蓄能量的必要手段,这体现了职场妥协策略与成本的考量。就像小米手机初期贴牌生产,看似"没有核心技术",实则为自主研发争取时间。
破局三步法:
弱点清单管理(对标陈贾策略)
列出对手/合作方的3个核心利益点
案例:销售员发现客户总监怕担责,强调"我们的方案已有同行成功案例"
动态关系图谱(参考楚秦关系)
用红(敌人)、黄(中立)、绿(盟友)标注所有相关方
工具推荐:思维导图+Excel双轨记录
成本阈值测算(学习澶渊之盟)
计算硬扛到底的预期损失
这种系统破局思维也是系统破局思维职场指南的重要内容,甚至在日常沟通中都适用。家长让孩子写作业时,说"写完可以多玩20分钟手机"(利益交换),比"再不写揍你"(暴力威胁)或"求你快写吧"(示弱恳求)效果提升300%。
将陈贾的"反客为主"话术拆解为可复用的沟通模板:
危机场景:"这事真不着急,毕竟我们还可以......"
利益置换:"其实这对您来说更重要,因为......"
隐性施压:"当然如果现在处理,还能避免......风险"
某互联网公司总监的真实案例:
当CTO拖延审批服务器预算时,他这样说:"扩容确实不急,市场部说现有服务器撑完618没问题(危机淡化)。不过技术部今年的响应速度考核指标(对方痛点),可能要靠这次升级才能达标(利益关联)。听说竞对上周刚升级了云计算系统(隐性施压)。" 三天后预算直接过审。
这种策略的本质,是用"问题转移术"破解权力不对等困境。就像租房谈判时,把"能不能降500元?"变成"您希望房子空置两个月,还是现在租出去每年多赚6000?"。
很多听众反馈,听完这两期关于鬼谷子大智慧的音频,在为人处世和应对困境上都有了新的启发。音频中不仅有生动的历史案例,更有独特的声音演绎,让你仿佛置身于战国风云之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交锋,这是文字无法替代的体验。
在第一期音频里,通过韩国危机的故事,详细展示了陈氏运用鬼谷子真言说服术破局的精彩过程,案例录音让故事更加鲜活。第二期则从战国博弈谈到北宋的困境,用真实的历史呈现了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如果你也想学习鬼谷子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说服能力和博弈技巧,点击音频,开启个人成长之旅,让古人的智慧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