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灯花瘦烬春宵冷》是一部长篇古典世情小说,共分为五卷:青梅季、南浦月、杭州行、苦雨谣、亡国恨,其内容涵盖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蕴史学思想及治学精神,涉及文学、历史、农学、历法、中医、宗教、风俗、民情、民艺、经济等。其文笔细腻深邃,情感表达深沉而触人心弦,每卷内容各有侧重。青梅季主要赞美世俗淳朴善良、和谐安定;南浦月主要讲述苏李爱情与经世致用;杭州行杭州行吟弄风情月意,批判世人鬼胎;苦雨谣道尽民间疾苦,叹罢亡国前悲;亡国恨陈述北宋灭亡之实,感叹世间沧桑。《灯花瘦烬春宵冷》(以下简称《灯花》)立意深远,不仅讲某个人的命运,也不止一种生活,而是生活百态。其作为一部世情小说,所强调的正是世态人情,最大的特点就是“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相较于以往的古典世情小说,《灯花》似乎更加强调时代性,里面的故事发展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根基农耕文明,还原了北宋末年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心理,毫不遮掩地叙述了方腊起义、靖康之难的全过程。在以往的作品中,危难之际总是英雄辈出,但《灯花》从来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英雄主义。靖康之难爆发时,没有出现逆转国运的大人物,岌岌可危的宋室终究没能迎来任何转机,而是一路倾颓下去,整个皇室都成为金人的俘虏。给金兵最有力打击的也不是宋军,而是由边境百姓自行武装起来的反抗军,他们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家国,那种视死如归的反侵略精神是彻底的、伟大的。类似这样,《灯花》赞美了无数个平凡的人,它所展示的是群众史观,肯定了历史是由群众创造的,不是历史英雄主义,英雄作为广大群众的一员,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
人们对古代的研究从未断续过,不论是当代学者,还是此前世纪的学者,他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世人有目共睹。但是专家的研究往往比较远离群众,那些看似只与少数人相关的事,其实又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儿女息息相关。小说总比一般的研究更容易走向大众,而且更具人情味,也因此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展现一个时代。我写《灯花》不是为了科普一个朝代,也不是为了写一段历史,我想用文学的形式去让人感受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的情感、道德、修养有真切的感受,是沉浸其中而非远观历史的。对其市政、人文、经济、政治、司法等,我更多的会作为时代背景去阐述,而不是进行大量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