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财经合作共识达成
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米兰举行,重点讨论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及区域财经合作。会议联合声明警告称,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影响全球经济稳定,可能导致经济分裂风险增加,并对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造成负面影响。尽管未直接点名美国,但声明被解读为对美国近期征收高关税政策的回应。
美国关税大棒施压东南亚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对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征收最高达49%的关税,虽部分措施暂缓90天,但10%基准关税仍生效。若全面实施,依赖出口的东南亚经济体将承受沉重负担。会议凸显东盟与中日韩在贸易自由化立场上的共识,强调通过区域财经合作应对美国关税大棒施压。
区域产业链布局调整与挑战
中日韩及东盟国家在产业链布局上的紧密联系成为讨论焦点。中国在区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被类比为美国在北美自贸区的角色,而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使其难以主导新布局。会议指出,区域产业链调整需基于市场规则和互利共赢,尽管各国存在矛盾,但在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影响的需求下,仍达成合作框架。
国际协作分歧与策略争议
金砖国家此前因印度反对未能就批评美国政策达成共识,而10+3机制则成功协调立场。日本在美日贸易谈判中一度以持有美债作为筹码施压,但后续又否认该策略,凸显其政策摇摆。此外,意大利作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承办会议,反映欧洲部分国家在经贸问题上与亚洲的协作意愿,但欧盟与亚洲全面结盟对抗美国仍面临现实阻力。
去美元化与货币多元化趋势
会议间接提及人民币绕开美元趋势,强调需求驱动下的货币选择。非洲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案例表明,贸易伙伴正探索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路径。尽管未形成系统性方案,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影响与全球经济分裂风险增加,促使更多国家关注货币多元化可能性,以应对美国关税大棒施压带来的不确定性。
花一直开:东盟和中日韩在意大利米兰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