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宣布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关税,并强调仅豁免美国本土制造产品。这一特朗普半导体关税政策被视为巩固美国在关键领域霸权优势的手段。尽管美国半导体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4%,但行业仍面临供应链干扰和投资承诺兑现压力。例如,苹果、英伟达等企业通过承诺在美国建厂投资来对冲政策风险,但实际落地资金远低于承诺金额,如台积电在美工厂持续亏损,而在华业务却实现盈利。
特朗普半导体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多重连锁反应。首先,芯片产业高度依赖全球化协作,加征关税可能导致重复征税问题,例如半导体元件流入汽车等终端产品后再次被征税。其次,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可能因协议冲突或非美供应链加速构建而调整策略,削弱美国市场影响力。菲律宾等依赖对美半导体出口的国家则面临毁灭性打击。
经济层面,美国关税财政收入短期内显著增长,财政部长预计年底收入达3000亿美元,贸易逆差也有所下降。但摩根大通分析指出,依赖进口的美国企业因关税损失超800亿美元,长期可能推高通胀风险。此外,政策不确定性促使全球加速构建非美供应链,进一步稀释美国市场主导地位。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虽强化了谈判筹码,但也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动荡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