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背景与早年经历
金山区朱金镇人黄水生是金山区农业农村委的离休干部,其革命故事始于1949年。他幼年父母双亡,19岁时为逃离压迫加入解放军,后成为志愿军炮兵十二师的一员,参与上丹岭战役战斗过程。
上丹岭战役的惨烈战况
上丹岭战役是志愿军与美军的大规模战争,双方投入超8万兵力,持续43天。美军以320门火炮、47辆坦克和50多架飞机发起全面进攻,志愿军阵地反复易手,每秒6发炮弹的密度使山头被削低两米。黄水生所在炮兵十二师支援行动中,通过骡马牵引和人力运输,在冰封山路中艰难行军,最终抵达前线。
黄水生的战斗经历细节描述
黄水生作为炮手,运用数学计算实战经验,指挥四门大炮密集齐射,击溃美军一个步兵营的进攻。战斗中,他膝盖中弹仍坚持作战,最终志愿军以牺牲70余人的代价取得胜利。黄水生因作战英勇获三等功臣荣誉事迹,其事迹传回家乡后,家属方知他参军下落。
战后影响与英雄传承
黄水生的革命英雄故事集展现了志愿军炮兵作战的艰苦卓绝。金山区离休干部的革命故事通过“金山故事会”传播,成为传承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朱金镇英雄人物黄水生的事迹,反映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浴血奋战与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