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耳前后肿痛、身大热、面红但口不渴就诊,结合舌苔清白、脉象浮大而空,诊断为元阳外越的病理特征。郑谦指出,此症属阳虚阴盛,阳气沿绍阳经的经络走向外浮,需通过回阳救逆的中医疗法治疗,而非误判为热症。
寒症与热症的鉴别要点在于症状表现:热症多伴红肿痛甚、口苦咽干,而本案口不渴、舌苔清白的诊断意义明确指向寒症。治疗选用白通汤的方剂组成,以附子、干姜温阳,葱白引阳气归肾,去甘草以增强通性,区别于四逆汤的加减应用。
脉象浮大而空的脉象分析显示肾气不藏,阴盛逼阳上浮。治疗需遵循中医阴阳调和原理,通过温阳通络使阴阳交构。文中强调,误用清热药会加重病情,需警惕用药方向。
预防元阳外越的病理特征需从不良生活习惯的调理建议入手,如避免寒凉饮食、加强运动。日常可辅以温阳药物,如四逆汤,同时观察舌苔、脉象变化,及时干预以维持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