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新城道中 其一》中描绘春日山行的所见所感。开篇以“春日山行东风送暖”起兴,写东风仿佛知晓诗人进山的心意,吹散了“檐间连绵春雨停歇”,暗示雨后初晴的明朗天气。
随后聚焦自然景致,通过比喻展现山间独特的晨景:“山岭晴云如絮帽”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巅似披着棉帽,“树梢初升铜钲日”则将初升的太阳比作悬挂枝头的铜钲,凸显日出时分的鲜活意象。
中段刻画山村近景:竹篱矮墙边“野桃绽放竹篱畔”,寒风中桃花凌霜而开;溪畔“溪边柳条自摇曳”,倒映于“沙溪清澈映柳影”的水面,呈现清丽动态的田园画卷。
末句转写山居生活,想象“西山人家春耕乐”的闲适情态。村民以“春膳竹芹烧嫩笋”为食,呼应“春日农忙趁春更”的时节特点,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悠然意境。全诗通过细腻的物象捕捉,传递出雨后初霁的山野生机与农耕时令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