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秦中感秋寄远上人》通过隐逸山林思想表达与长安穷困潦倒境况的对比,展现其仕途失意后的矛盾心境。诗中以“一丘山径”典故暗喻归隐田园的渴望,但“苦无滋”三字揭示了现实潦倒的无奈,形成理想与境遇的冲突。
第二联借东陵典故象征归隐,虚写对高僧隐士的追慕,与“北土非吾愿”形成对照,强化了拒绝仕途、向往山林的情感。黄金燃桂尽与壮志逐年衰的直述,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滞留长安时窘迫的经济境况与衰退的雄心。
后两联以秋日凉风禅意渲染为背景,通过凉风、禅声等意象烘托哀伤氛围,呼应“感秋”主题。全诗采用直述胸臆抒情手法,摒弃传统借景隐喻,直接倾吐穷困失意、归隐无门的悲慨,语言率直而情感浓烈,体现了孟浩然诗风的明朗与坦率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