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剑川路】从工业动脉到科技腾飞的转型之路

最近更新: 14小时前时长: 02:49
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上海剑川路历史发展

# 闽杭工业区交通干道

# 护杭铁路吴京支线

# 上海锅炉厂工业贡献

# 剑川路科技转型发展

# 龙湖天剧居民生活区

# 上海交大闽杭校区

剑川路是上海闵行区的重要交通干道,始建于1958年,最初名为“闵杭三号路”,1960年更名为剑川路。其修建初衷是为服务闵杭工业区与吴京地区的连接,成为两地工业发展的动脉。
1953年,护杭铁路新闵-吴京支线建成,全长26公里,串联多个乡镇及工厂专用铁路,成为工业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其中,吴京支线与地铁5号线在剑川路北相交,至今仍可见其历史痕迹。1960年修建的吴州支线曾用于运输上钢三厂钢铁,后因产能问题于1956年拆除。
上海锅炉厂作为闵杭卫星城“四大金刚”之一,前身为1921年美商盛昌工厂,1953年更名后迁至闵行,并于1955年参与制造中国首台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如今的剑川路已从工业枢纽转型为科技与生活融合的现代化区域。大林号湾等科技项目推动“科技腾飞”,龙湖天剧等居民区提供完善生活服务,上海交大闵杭校区则为区域注入学术活力,展现多元发展的新面貌。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