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王制篇》中提出儒家经典治国思想的核心观点:“吾所以适人,人之所以来我也”,强调君主对待百姓的态度直接决定其回报。荀子治国理论指出,若以仁义待人之道施政,百姓必以仁义回应;若以礼义制度引导人民,则能建立社会秩序。
治国之道需遵循“三德原则”:君主若使百姓各尽其职、维护国家利益并赢得发自内心的赞誉,国家将富强、强大且荣耀,最终实现天下归心仁政基础。反之,若三德皆失,国家必衰亡。荀子以商汤、周武王为例,说明行“天下同利”(如保障自由)、“除天下同害”(如杜绝损人利己)是仁政关键。
明君需以厚德引导百姓准则,通过赏贤使能激励政策选拔贤才,减轻赋税、合理征役,并如护幼子般养育民众。乱世治理则因权谋弊端导致百姓困苦,君主若以权术压榨、任用小人,百姓必视其为仇敌,危难时亦不愿效忠。
最后,荀子援引孔子“神无所以是人,人之所以来我也”,强调治国与人际交往同理:君主以礼义制度施仁政,百姓必以忠诚回报;若背离仁义待人之道,终将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