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出生于夏阳,自幼随父司马谈迁居长安,刻苦钻研典籍,二十岁后周游全国考察历史遗址。他走访浙江会稽郡大禹遗迹、长沙汨罗江屈原纪念地、山东曲阜孔子讲学处等地,记录各地名人轶事与重大事件,为日后著史积累丰富素材。
游历归来后,司马迁任汉武帝郎中官,多次随帝巡游并出使西南地区,收集第一手民情资料。公元前108年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参与修订《太初历》,奠定历法基础,随后开始整理史料编写史书。
公元前99年,李陵率军与匈奴作战失败投降,司马迁因直言为其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判宫刑。受刑后他忍辱负重,以周文王、孔子等先贤为榜样,发愤著书,最终于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史记》共130篇,涵盖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被誉为“实录信史”,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书中突破传统史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同情社会底层群体,人物刻画鲜活生动。司马迁因开创纪传体史书体例被尊为“史圣”,其治史精神与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司马相如并称“西汉文章两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