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游凭借卡牌行业高毛利率(71.3%)实现营收逆转,2024年营收达百亿,净利润44.66亿元。其核心逻辑在于低成本高溢价策略:单包卡牌生产成本仅0.36元,通过IP授权溢价、柔性开发体系(年迭代363个系列)及盲盒机制设计,撬动用户年均消费两万元。工业化生产使库存周转率达行业三倍,支撑快速市场响应。
卡游86.1%收入依赖外部IP授权(如奥特曼、小马宝莉),但核心IP协议将在2025-2029年到期,续约成本或飙升300%。若未能续约,其十五万终端网点经销网络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IP依赖率风险与IP续约成本飙升成为港股IPO最大隐忧。
卡游经销网络80%布局于小学周边,未成年人消费诱导争议频发,涉及偷用家长支付、二手市场溢价乱象等问题。尽管监管要求限制八岁以下消费,卡游通过定义卡牌为“竞技玩具”规避政策。黑猫平台相关投诉超1200条,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平衡成资本关注焦点。
卡游试图从卡牌公司转型为文化基础设施,布局TCG赛事(年超5100场)、联名文具及全球化IP开发(东南亚市场首年销售额28亿)。技术实验如区块链数字卡牌、AR互动等提升用户留存率。但泛娱乐市场增长(预测2029年达3358亿元)背后,需解决IP依赖率风险、监管政策趋严及文化生态可持续性问题,方能支撑港股IPO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