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现状与心理困境
当事人40岁,因离婚产生自我否定感,认为婚姻失败导致家庭不美满,并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大一的儿子出现抑郁倾向,初一的女儿已辍学三个月,存在摆烂行为。当事人坦言自身能量低,但通过学习心理课程,逐渐调整心态,尝试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家庭问题。
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
大儿子在大学阶段出现抑郁症状,父亲长期缺席教育责任,儿子独自承受压力;女儿处于青春期,辍学后缺乏学习动力。当事人接受“顺其自然”的干预建议,计划通过家庭活动(如摆摊创业)改善亲子关系,同时考虑让抑郁的大儿子暂停学业,避免心理状态进一步恶化。
工作转型与家庭凝聚力重建
当事人目前从事销售工作,但被建议转型为家庭共同参与的创业模式,例如摆摊卖烤红薯。这一提议旨在通过协同劳动增强家庭凝聚力,让母子三人形成互助关系,缓解因单亲家庭结构导致的子女教育困境,同时为心理健康维护提供实践支持。
对未来的行动方向
面对家庭问题与子女心理健康挑战,当事人计划以“共同行动”为核心策略,将摆摊创业作为改善家庭关系、提升成员自信的突破口,并尝试在非传统教育路径中寻找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子女重建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