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王朝建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启长达五百余年的统治。这一时期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崛起,史称“春秋五霸”。齐桓公在管仲治国策略的辅佐下,通过改革增强国力,于公元前667年受周惠王册封为霸主,确立齐桓公霸主地位。
齐桓公以诸侯会盟事件巩固权威,曾联合多国救援燕国。面对山戎军队侵扰,齐燕联军追击时误入迷谷,凭借管仲提出的迷谷老马计策脱困,最终歼灭山戎与孤竹国,并将领土交予燕国管辖。此举使燕国归附齐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为遏制楚国扩张,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发动楚国征讨战役,联合七国击败楚属国蔡国,迫使楚成王签订昭陵之盟,承诺恢复向周王室进贡。齐桓公通过九次诸侯会盟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奠定其在春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