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百家讲坛》 20220724 中国史话(隋唐篇) 9 大业盛衰

主播: 百家讲坛
最近更新: 2025-06-11时长: 37:40
李菁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隋炀帝统治策略

# 大运河修建目的

# 东都洛阳营建意义

# 江都巡游政治意图

# 北巡草原威慑突厥

# 西域丝绸之路重开

# 隋朝衰亡根本原因

# 民力过度透支危机

# 礼乐制度文化震慑

# 突厥臣服军事手段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以「大业」为年号,意图建立超越前代的盛世功业。其首要举措是营建东都洛阳与开凿大运河。东都洛阳营建意义在于强化对南北疆域的控制,而大运河修建目的不仅是贯通南北漕运,更直接服务于隋炀帝的江都巡游。通过连接黄河、淮河与长江的水道,杨广率庞大船队三下江都,借免除赋税、任用江南旧族等手段,稳定南方民心,同时以礼乐制度文化震慑江南文士,巩固统一政权。
隋炀帝的北巡草原则通过军事威慑与外交手段迫使突厥臣服。他建造移动宫殿「观风行殿」与巨型帐篷,配合数十万军队展示国力,成功瓦解突厥威胁。西域开拓行动则延续汉武帝遗风,击败吐谷浑后重开丝绸之路,并在张掖举办盛大国宴,以经济馈赠与军事压制结合,使西域诸国归附。
然而,隋炀帝频繁巡游与大型工程导致民力过度透支危机。营建洛阳、开凿通济渠与永济渠征调数百万民夫,运河沿线行宫与龙舟奢靡耗费更引发民怨。西域商路虽通,但郡县疲于接待外使,财政压力剧增。隋朝衰亡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急功近利,忽视民生疾苦,最终使隋文帝积累的国力在十余年间耗尽。大业盛世的表象下,百姓不堪重负,为隋朝崩溃埋下伏笔。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