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勖出身颍川荀氏家族,年少时以博学强记闻名。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他冒风险主持曹爽丧事,展现念旧情义,未遭报复反受尊重。任安阳县令期间政绩突出,百姓为其立生祠纪念,反映其早期正直形象。
司马昭掌权时,荀勖任票记从事中郎,曾仗义执言劝阻司马昭滥杀孙又,强调依法治国原则。这一阶段他仍保持正直立场,以谏言维护朝纲稳定。
后期荀勖逐渐转向权谋算计。为巩固势力,他与冯紞合谋建议司马炎立贾南风为太子妃,掩盖太子司马衷智力缺陷。此举导致贾南风干政埋下西晋王朝祸根。他还多次包庇贾充贪腐集团,将私利置于公义之上。
《晋书》记载荀勖晚年虽声称不谋私利,但其行为与早年反差显著。史书中关于他“不居功”的记载与杨祜事迹高度雷同,存在史料照搬嫌疑。其复杂形象折射出魏晋士族在政治漩涡中的蜕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