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小米为代表的多家电动车厂商将“自动驾驶”功能更名为“辅助驾驶”,这一调整既是对政策合规性要求的响应,也旨在强调当前技术局限应用场景。厂商宣传误导风险成为焦点,部分消费者因过度信任宣传而忽视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甚至出现高速睡觉驾驶危险行为,严重威胁自身及他人安全。
现有辅助驾驶技术规范尚未达到完全自动驾驶水平,功能设计仍需驾驶员全程监控。例如,自动停车、限定区域的无人驾驶(如“萝卜快跑”)虽已落地,但需依赖低速环境及后台监管,与全场景自动驾驶存在本质区别。部分消费者因误解技术能力,出现脱离方向盘、车内睡觉等危险操作,导致多起事故案例。
厂商需避免误导宣传风险,明确辅助驾驶技术边界。消费者应清醒认识到现阶段技术局限应用场景,驾驶责任仍需自主把控。政策要求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推动下,行业需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核心,强化公众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安全认知,避免悲剧重演。
130xxxx3971:国产车吹牛不犯法,特斯拉如果这样吹会怎样?
孤胆游侠:大米太不要脸了害死了多少人 虚假宣传太过分了 应该把那个骗子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