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80后”商人刘特佐通过官商勾结手段设计骗局。他利用阿联酋虚假经济投资传闻吸引地方政府合作,以出售建筑公司和土地为幌子,骗取沙拉越州首席部长信任,非法获利1亿美元,借此在投资圈树立“人脉深厚”的形象。
刘特佐仿照中东主权基金模式,以邓家楼州石油资源为担保,勾结首相纳吉促成伊玛基金成立。该基金通过伪造PSI石油勘探项目估值,将10亿美元投资中的7亿转入塞舍尔无记名股票控制的空壳公司,实现资金转移。纳吉因早年受刘特佐帮助,通过签署虚假合作协议为其背书。
为掩盖赃款流向,刘特佐利用美国律所IOLTA账户隐私保护规则,将部分资金用于贿赂纳吉及其家属,同时高调挥霍以巩固名流圈地位。其手段包括虚构资源、利益捆绑与分赃,导致伊玛基金国有资产流失超20亿美元。
2015年,媒体揭露伊玛基金舞弊,引发国际关注。尽管案件细节被写入《惊吞亿万》一书,但刘特佐至今在逃,纳吉仍否认涉案,案件关键谜团尚未完全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