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围绕庄子《人间世》展开,探讨在世事维艰的背景下如何以道家智慧应对挑战。文章通过多个寓言故事,揭示了“无用之用”的生存智慧。孔子告诫颜渊劝谏暴君前需“自处之道”,强调保全自身是践行正义的前提;叶公子高出使齐国时,孔子提出“处世之道的哲学观点”,主张外交需灵活适应规则。
瞿伯玉以“螳臂当车的警示意义”提醒颜阖担任太子老师时需把握分寸,避免强求改变他人。支离书的避祸启示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其形体残缺反成护身符,印证“无用之用的生存智慧”在乱世中的价值。庄子借树木不成材却享天年、狂人接舆讽喻世俗等案例,批判功利主义思维,提倡“心斋修养的处世原则”——以内省虚静应对外部纷扰。
最终,庄子以“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总结,强调顺应自然、收敛锋芒的处世态度,为“世事维艰的应对策略”提供了道家哲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