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056 第七章 第四节 无用之用(下)

主播: 娱悦佳音
最近更新: 2025-07-14时长: 05:19
探秘庄子:道家智慧的星辰大海丨道家哲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支离疏的畸形生存之道

# 无用之用的哲学启示

# 古代徭役兵役的残酷现实

# 支离其德的精神超脱

# 畸形人的社会适应性

# 自残避役的历史现象

支离疏的畸形生存之道:支离疏作为天生形体严重畸形的“散人”,其外貌被描述为驼背至肚脐、肩高于头、五官朝上。然而,他通过洗补衣物、筛糠剥米等劳动,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能供养他人,展现了畸形人的社会适应性。因外貌免除徭役兵役,他反而获得稳定生活物资,避免了战乱威胁,终其天年。
无用之用的哲学启示:支离疏的故事被中子用来阐释“无用之用”的哲理。其畸形之躯看似无用,却因祸得福,免于世俗纷争,达到逍遥自在的状态。庄子借此隐喻,若能“支离其德”——即超脱形体、技能、贫富等世俗执念,便可摆脱欲望与痛苦,获得精神自由。
古代徭役兵役的残酷现实:文中对比了古代百姓为逃避徭役兵役而自残避役的历史现象。隋唐时期,民众甚至以“扶首扶足”自嘲,通过自残躲避征召,反映了统治者苛政下底层生存的极端困境。支离疏因先天畸形免于此类苦难,反显其生存策略的被动智慧。
支离其德的精神超脱:支离疏不仅身体畸形,其精神境界也通过“支离其德”得以升华。他无视世俗欲望与名利纠葛,内心坦荡无累,契合道家追求的自然无为。清代文人以诗赞其“形可移而德可望”,强调精神超脱比形体完整更具价值,呼应了庄子思想中对内在自由的推崇。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