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时期,唐宪宗李纯被视为挽救王朝颓势的关键人物。安史之乱后,唐代中央集权衰落,形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文臣集团三足鼎立的局面。地方节度使掌握军权,宦官通过监军职位干预军政,文臣则把控朝政,导致皇权逐渐被架空。唐皇室为维持统治,采取藩镇相互制约策略,扶持郭子仪家族等军事世家平衡势力,但收效甚微。
李纯自幼亲历京师之变,深刻认知藩镇割据问题的危害。其祖父德宗、父亲顺宗执政期间,推行权力平衡机制,却使皇权进一步受限。李纯通过联姻郭子仪家族,借助这一军事世家的影响力稳固地位,为后续改革奠定基础。登基后,他优先安抚藩镇与宦官集团,暂缓直接冲突,展现出隐忍的政治智慧。
面对吐蕃、回纥等外族威胁,唐代长期依赖藩镇抵御外敌,导致地方势力尾大不掉。李纯试图通过拉拢藩镇、分化宦官监军制度弊端,逐步恢复中央权威。其执政初期以稳定为主,但已显露出整治藩镇割据、重振中央集权的改革意图,为后续"元和中兴"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