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宗时期,长安发生一起针对宦官李辅国的凶杀案。被害人李辅国被肢解,头颅弃于粪坑,双目未瞑,其惨状反映凶手极度愤恨。案件引发对其生平与权力膨胀过程的追溯。
李辅国原名李敬忠,因相貌丑陋、家境贫寒,幼年入宫为太监。早期负责扫马厩,饱受欺辱,但他隐忍不发,通过巴结权臣高力士逐步晋升。安史之乱历史背景为其提供了机遇,他随太子李亨逃难,在马嵬驿之变事件中参与诛杀杨国忠,并力劝太子分兵自立。
唐肃宗灵武即位后,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受封成国公,执掌禁军大权。他表面谦卑持斋,实则暗中扩张势力,成为唐代宦官专权现象的代表人物。其韬光养晦策略与权力膨胀过程相辅相成,最终欲望膨胀结局却招致杀身之祸。
李辅国的崛起与陨落,揭示了唐代中期宦官干预朝政的复杂性。其一生从底层太监到权倾朝野的历程,既是个体野心的写照,也映射出动荡时局下权力更迭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