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纯即位后,首要目标是整治宦官问题。他利用藩镇军权借力打力,成功削弱宦官势力,收回朝堂控制权。随后,他将重心转向藩镇割据危机,通过分化藩镇关系政策,逐步削弱地方势力。例如,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时,李纯调遣东部藩镇重兵镇压,并巧妙将西川分封给东部节度使,利用东西跨度消耗其资源,间接削弱藩镇实力。
针对淮西藩镇问题,李纯借北方藩镇之力平定叛乱,并将淮西分封给参与平叛的节度使,进一步分化地方权力。山东节度使李师道意图反抗时,李纯迅速镇压,巩固中央集权重振的成果。这一系列削藩政策使李纯成为中唐后期唯一有效解决藩镇割据危机的君主,被誉“小太宗”。
然而,李纯晚年重新启用宦官,导致宦官势力再次崛起。其去世成为千古谜案,《旧唐书》记载他因丹药暴毙,但史学家推测宦官陈弘志或郭氏家族涉及其死亡。郭氏作为郭子仪孙女,因未被立后影响家族利益,被怀疑勾结宦官弑君以助其子李恒继位。李纯死后,宦官彻底掌控朝政,唐朝步入晚期衰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