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李璘是唐玄宗第十六子,安史之乱期间被派往江陵,负责镇守江南赋税重地并保障物资转运通道。凭借江南的财富和军权,李璘逐渐拥兵自重,但其政治根基薄弱,且缺乏士大夫集团支持,导致其行动合法性受质疑。李亨(唐肃宗)继位后,将李璘擅自调兵的行为定性为叛乱,并派兵镇压。
李璘的失败与其团队内部离心离德密切相关。其副手李现投奔肃宗事件暴露了部下对叛乱的不认同,而孔巢父拒绝投靠永王的选择进一步削弱了李璘的声望。尽管李璘拉拢诗仙李白为幕僚,但李白政治误判后果严重,最终因参与叛乱被流放夜郎。
史书记载将李璘定性为不忠不孝之人,但其是否真谋反仍存争议。李白在诗作中强调李璘行动符合皇命,暗示玄宗肃宗矛盾可能影响了事件定性。李璘虽坐拥数万兵力与江南资源,但缺乏官僚集团支持,加之战略失误,导致其叛乱迅速溃败。这一事件反映了安史之乱唐朝内乱期间皇权斗争与地方割据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