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兵医生在讲座中系统讲解了附子这味瘟瘠中药的药性及临床应用。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被称作“回阳救逆第一药”。其炮制方法包括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不同炮制品适用于阳虚寒盛等症候。
重点分析了四逆汤及其衍生方剂。四逆汤由甘草、干姜、生附子组成,主治少阴病阳气衰微证,症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在四逆汤基础上加重干姜用量,增强温通功效,适用于阴盛格阳的危重症候。白通汤以附子配葱白,治疗虚寒下利;白通加猪胆汁汤则通过猪胆汁反佐配伍,破解阴寒内盛导致的阴阳格拒。
讲座对比了四逆汤与四逆散的差异:前者针对阳虚寒实证,后者主治肝胃气滞证。同时提及当归四逆汤适用于血虚寒凝证,与四逆汤病机不同。回阳救急汤等复方通过配伍人参、麝香等药,增强益气固脱作用,应对寒邪直中三阴的急症。
最后强调附子需严格辨证使用,生附子虽能迅速回阳,但毒性较强,需通过炮制减毒增效。历代医家张仲景等对附子的运用,体现了其在中医学中不可替代的温阳救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