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山作为曾被称为“公路大王”的资本大鳄,早年借助2000年上海市推行民资进入基建领域的政策东风,通过控股上海、浙江七条高速公路项目快速崛起。其利用官商勾结高速公路项目的手段,与浙江绍兴交通局、交通厅官员建立利益网络,通过抽逃注册资本金、挪用建设资金等诈骗43亿建设资金的违法行为牟利。
2007年浙江官场地震成为导火索,与其关联的多名官员落马,刘根山因涉嫌抽逃绍兴永津高速公司资金被刑拘。其资本运作模式依赖政策红利:仅需投入10%资金即可撬动公路项目,再通过证券化、倒卖收费权套现。然而2008年宏观调控收紧后,民营企业资金断裂问题集中爆发,刘根山最终因资金链断裂铤而走险。
家族内讧加速其败局。刘根山与亲妹夫郭应佳因重庆地产项目分成反目,后者多次举报其通过地下钱庄转移30亿项目贷款至境外,导致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尽管刘根山试图通过变卖公路资产缓解危机,但官商勾结网络瓦解与家族利益争斗的双重压力下,其商业帝国迅速崩塌。
案件背后折射出特定时期民资参与基建的监管漏洞:政策宽松期催生公路项目资本运作乱象,而经济整肃民企困境中,刘根山等“红顶商人”因过度依附权力、违规操作成为重点打击对象,最终从风光无限跌落至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