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家龙作为中国民营石油行业的先行者,通过收购液化气库切入民营石油商机,并借助红帽子企业困境(即挂靠国企身份)获得地方政府支持,推动天发集团上市。然而,1998年国家石油政策调整后,天发依赖地方政府控制权获取特许经营权,却因盲目收购亏损国企陷入国企债务危机,员工激增与债务矛盾使其背负沉重包袱。
为实现石油产业扩张,龚家龙发起组建长连石油战略布局,试图通过全国性平台整合资源。同时,他推动天发集团重组案,引入外部资本剥离石油资产,但这一系列动作引发地方政府不满。双方围绕民营产权模糊问题展开激烈博弈,最终地方政府以涉嫌转移资产为由拘捕龚家龙。
调查显示,天发集团存在海外资产转移疑云,其加拿大、美国分公司的资金流动引发质疑,叠加29亿元未偿贷款和超10亿元资不抵债的财务黑洞,成为压垮企业的关键。龚家龙的案例揭示了民营企业生存挑战中,与地方政府的复杂博弈往往因劫争博弈结局(资源与权力的不对等)而难以调和,最终导致企业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