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兵围绕《伤寒论》第154条条文,分析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与争议。条文中心下痞表现为胃脘部柔软无硬结,脉浮提示邪热弥漫中焦,治疗需用大黄黄连二比一配伍,以麻沸汤浸泡取药气,清中焦无形邪热,避免煎煮导致药性沉降过度。
针对林亿校注争议,指出其误将大黄黄连泻心汤与《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混淆。后者含黄芩,需煎煮以直折实火,治疗热盛破血妄行导致的吐衄血,与154条单纯清胃脘邪热的心下痞病机不同。两方煎药方法、药效强度及适应症存在本质差异,不可混用。
通过临床案例说明误用三黄泻心汤(未煎煮)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导致脾胃损伤的问题,强调辨证需严谨。张仲景原文中大黄黄连泻心汤仅两味药,而《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属独立方剂,针对血热妄行证。
最后批判权威盲目校改经典的错误,强调以经解经和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指出御医林亿等人未深入理解条文与药方差异,混淆两方适用范围,导致后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