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34、张胜兵品《伤寒》之太阳病(157条条文生姜泻心汤)

最近更新: 14小时前时长: 34:25
张胜兵品伤寒丨通俗诙谐丨国学不再难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生姜泻心汤方剂组成

# 心下痞硬症状分析

# 胃中不和病理机制

# 伤寒汗后胃气恢复

# 肝胃食臭病因病机

# 腹中雷鸣下利表现

# 半夏泻心汤方剂对比

# 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

# 林亿校订宋本伤寒论

# 李中人参黄芩汤方剂推断

张胜兵详细解读了《伤寒论》第157条关于生姜泻心汤方剂组成的条文。患者因伤寒汗后胃气恢复不足,暴饮暴食导致胃中不和病理机制,出现心下痞硬症状分析,表现为胃脘痞满、按之坚硬,并伴随肝胃食臭病因病机(嗳气酸腐)及腹中雷鸣下利表现。此证因胃阳虚衰,水食停滞化热,需用生姜泻心汤调和寒热、消痞散结。
生姜泻心汤以生姜为君药,配伍干姜、黄连等,属辛开苦降法。其与半夏泻心汤方剂对比差异在于重用生姜温胃散水,减少干姜用量。张胜兵驳斥了部分注家“表邪内陷致痞”的观点,强调此证为胃虚暴食引发,与误治无关。
条文后附注提及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时补充的“本云”内容,涉及李中人参黄芩汤的方剂推断。张胜兵通过逆向推导,结合《伤寒论》第173条黄连汤的组成,推测李中人参黄芩汤应含桂枝、白术等药,用于清少阳热。此外,林亿校订宋本伤寒论时补充的按语,也印证了方剂传承中的脱简问题。
最后强调,疾病初愈需清淡饮食以养胃气,避免胃中不和病理机制加重。通过分析生姜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揭示了中医“保胃气”治疗原则的重要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